股票跌破(圖片來源)  

  關於景氣不好的成因,其實問題很簡單:

  太多人專注在利用投機的技巧(註1),
  得到超出這些人「本身價值」(註2)的報酬
  那景氣就會開始衰退。

  註1:例如貪汙、回扣、逃稅、炒股、炒地皮、炒房、自肥、詐騙等。
  註2:具體的評量指標如年薪、成就、職位等;抽象的則是像甘地這種社會影響力。

 

  (以下這段釋義可略過,直接跳到星號處看「分食大餅」解釋)
  為什麼這樣就會開始衰退呢?就好像俗語說的"佔著茅坑不拉屎"。當一個人得到超出他原本能力的報酬,代表原本理應在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變少了;除非此人再將這些多得的報酬全數投回流動的市場上,不然就相當於整個市場規模萎縮了。

 

  也許有人馬上會有疑問:哪那麼容易就影響市場?所以我才特別強調「太多人」。如果只有少數人如此,也許市場的成長速度或規模仍足以應付多數人的需求。但當這種投機者一多,竊佔的市場價值已經等同於市場規模的成長速度時,自然就會出現景氣不再欣欣向榮的現象。

 

  但就算市場規模已經持平了,這些人可能仍食髓知味的想繼續獲取和他們能力不相等的報酬。但市場就這麼大,投機者拿的多了,就相當於其他人應得的報酬變少了。也因為他們把價值都獨佔了,剩下來的市場價值不夠大家分,於是你就會發現景氣開始衰退,薪水成長跟不上物價成長速度。

 

  ★★用「分食大餅」的概念來解釋★★

  請把整個「市場規模/價值」看成是一個由大家貢獻其能力所生產的超大餅,而每個人的收入即是他們所分食的餅。

  景氣好時,大餅比大家應分到的總和還要多,所以只要努力一下都有餅吃,甚至全分完還會有剩,大家就都樂的拼命工作好拿到更多的餅。但開始有些人發現,只要用些小技巧就能輕易取得那些剩餘的餅,於是他們開始不事生產,只思考如何讓自己分到更多的餅,這些人也就是所謂的投機者

 

  隨著投機者越來越多,結果就是景氣變持平了,因為現在大餅只夠其他人分到剛好吃飽的量。但貪婪的人卻像瑞凡一樣回不去了(註3),於是他們開始把腦筋動到其他人的餅身上,開始勾結同樣想分更多餅的肥貓們,運用本身的資源、影響力,將其它較弱勢者的餅給搶過來(註4)。

 

註3:此為熱門偶像劇「犀利人妻」著名台詞。
註4:類似概念請見拙作從搶奪價值到創造價值的轉型之路。 一文

 

  既然都吃不飽了,又怎麼有力氣去生產更多的餅呢?而擁有眾多餅的肥貓們卻又因為只要張口就有餅吃,根本不會注意到要去做新的餅,可是新的人口還是繼續進來分餅吃阿!所以餅反而越變越小了,景氣就開始呈現衰退狀態。

 

  但因為肥貓們仍然握有眾多的大餅存貨,所以他們的眼裡只有自己餅的存量,而非其他人已經吃不飽的事實,才會喊出:「你們要是多吃點餅,那我的份不就變少了?怎麼可以讓這件事發生呢?」。甚至更狠的會說:「嘿嘿,想吃餅的人多的是!你不吃,外頭還有很多人在排隊呢!」,殊不知它分的餅量在排隊者的眼中仍然是少得可憐,卻又迫於生計不得不低頭。

 

 

  以上就是簡單利用「分食大餅」的概念來解釋景氣衰退的成因。景氣之所以會不斷循環,也可看作是當景氣差時,自然就越來越多人感受到危機(或市場需求),進而勇於創造新的市場價值,再重新將景氣帶上來。 

 

  當了解景氣為何變壞的成因後,那如何提升景氣的解決之道自然就很明顯了。首要工作就是把那些尸位素餐的老闆、官員、肥貓和投機者揪出來,將他們所佔據或搶奪而來的「市場價值」重新分配,或是將資源讓給有能力生產餅的有志人士,將整個餅再度做大,自然景氣就好轉了。

 

  不過既得利益者不會那麼好心將自己的「心血」輕易吐還的。所以另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咬緊牙關或和他人合作,努力在資源稀少的情況下創造出更多、更好的市場價值。

 

 

  最後還是要說,我了解自己並非經濟、金融或社會專家,以上論點單純出於自身對於一些事件的「粗淺認知」與「直覺」,雖然論證薄弱,但有些不同的聲音總是好的,刺激大家的思考。

 

  另外會有這樣的感想,是從真實事件衍生出來的,像是網路泡沫化雷曼兄弟的次貸危機以及當前台灣弊案頻傳的狀況。我就常常在想,如果那些貪汙、暗槓進自己口袋的錢全拿去給某些提供良好服務或產品的優質企業,不是能做更有效的利用,進而產生更多的價值嗎?進而有了此篇論點的產生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子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