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確的教育很重要,我想這不用我多講大家都能理解。

但也一定很多人對於目前的填鴨式教育制度感到憂心忡忡,

甚至我也是在這種制度長大(七年級生)。

 

不過看標題就知道今天不是來評論填鴨式的教育的對錯,

主要是來分享自己在判斷各種問題時常用的小技巧,

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助益,讓大家都能擁有獨立思考、判斷的能力

 

這五個小技巧分別是:

1.基本邏輯判斷

2.[專業知識]需求比重

3.作者的背景、目的、情緒

4.是少數還多數?

5.定義分歧判讀

如果還是嫌太多,那就專注練習前三項即可!

應付平常生活中的討論可說是綽綽有餘!

 

 

1.基本邏輯判斷

邏輯判斷算是最普遍、最好用的的一個思考技術,

市面上也有很多相關書籍,推薦一定要去理解些基本概念,

當你抓到訣竅後,對於問題的瞭解與分析能力也會隨著增強。

 

邏輯也有點像是數學的若P則Q、集合等概念,

這裡先舉幾個常見的邏輯錯誤例子,之後會再撰專文討論:

A.我上禮拜去某個廟拜拜後,好事就不斷發生,真的有拜有保佑!

B.我看到甲是這樣,所以常跟甲在一起的乙、丙、丁都是這樣。

 
 
2.[專業知識]的需求比重

當你要開始討論某一個主題、議題時,

就要先判斷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的相關知識,

如果你覺得你的相關知識不夠深入,最好還是別班門弄斧吧!

而且基於不正確認知下的發言,往往會削弱了其論述的說服性,

也很容易產生錯誤的結論。

 

但如果是偏向價值觀、人生方向這種因人而異的主題,

那你就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意見啦!當然,還是要有基本的邏輯概念!

 

不過也有些特別的例子,像是最近「反核」議題的討論。

核能的存廢與否,原本應需要對核能如何運作、影響等專業認知作為後盾,

但它跟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,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
就像我是人,我反核這篇就很貼切的指出「反核」不該有門檻。

 

3.作者的背景、目的、情緒

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,其實往往就是他生活經驗的總合。

像單親的小孩,長大後對於這些族群往往會特別關注;

所以年紀、職業、性別等背景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觀點,

讓他們對於特定主題容易有先入為主的概念(不一定是錯的)

 

但有時人們會迫於情勢而做出違心之舉,

這時就是要觀察他們的「目的」為何?想透過這行為獲得甚麼?

我第一個想到的例子就是最近很夯的中時走路工事件,

標準的為了某種目的而去操控言論。

(參考資料:前中時記者的公開信)

 

而一個人當時的情緒也會影響他的言行,

這想必也是大家都能理解的事情。

所以當你看到一篇文章中情緒性的字眼偏多時, 

你就不能奢望能夠有一個理性的討論,

除非你先將當事者的情緒安撫下來。

 

如果要再深入講下去就會變成男女相處議題了(誤)

 

 

 

4.是少數還多數?

我們在討論一個範圍比較廣泛的議題時,

往往會提到不同的"族群"或"對象",

此時討論的雙方最好能舉證那些描述是否符合大多數情況?

如果討論的對象只限於特殊的「個案」,

那就不適合把得出來的結論延伸、套用到其他人身上。

 

例如討論男女話題的一些論壇常會有人問:

「我男(女)友xxxxxx,這是正常的嗎?」

從網友的回應中,看是正面還負面的反應居多,

你就能知道這行為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認知。

不過這求證方法非常的不嚴謹,僅供參考就是了(笑)

 

 

5.定義分歧判讀

這也是溝通上常見的問題之一,

當討論雙方對於某"名詞"或"動詞"的定義不同,

基本上就是各說各話,不會有交集。

 

這種情形發生在作者與閱讀者身上的話,

就會造成錯誤的解讀、甚至扭曲作者的本意!

 

像是最近剛好跟朋友討論到目前的"就業環境"如何,

其實我們的結論算是滿雷同的,

但因為對於"就業環境"的定義有出入,

所以在敘述上就變成她覺得"還好",而我覺得"不好"這樣。

 

 

 

======

以上,五個小技巧,希望有讓大家更清楚些。

純個人心得分享,如有想補充的也歡迎提出!

arrow
arrow

    子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